本多一郎推开二人,跨前两步,一式长拳打向哥哥面部。
哥哥自打飞本多一郎,就立在原地未动,不由得有些骄傲,心中暗道,初次与人交手,还未使出全力,就占据上风,可见自己也不至于那么差劲,不至于跟紫衣少女有着天壤之别。
本多一郎打出的这一拳,看似力道很重,其实只是虚招,他一连吃了两次亏,学聪明了,想摸透哥哥的门路,再看准时机,挽回面子。哥哥虽然交手经验不足,但贵在天赋极高,一眼就看穿了本多一郎的目的,借着骄傲的尽头,使出父亲所授《无名拳》中的一记招式,又是一次后发先至,一拳重重的打中了本多一郎的胸口。这一拳,力道比刚才那一拳有过而无不及,本多一郎连退数步,痛的五脏翻滚,再也无法控制,一股鲜血夺口而出。
高矮二人脸色巨变,不是因为本多一郎又吃了亏,而是哥哥打出的那记招式。两人一对眼,二话不说,同时挥拳来战哥哥。
哥哥面不改色,继续使出《无名拳》的招式迎战二人。数个来回过后,两边平分秋色。哥哥越战心里越是兴奋,难得有人跟自己喂招,让自己过足了打架的瘾。高矮两人心里则越来越吃惊,他们跟哥哥过招主要目的并不是为本多一郎出气,而是想试探哥哥的武功高深,师出是否他们心中所想的门派。结果,正如他们所料,哥哥所使用的拳法正如他们所料。
站在不远处的妹妹,对哥哥信心有加,一脸的满意不言而表。
又过片刻,两边仍在伯仲之间。高矮二人看准时机,同时出掌,打向哥哥胸口。哥哥悟性极深,知其意,他们并不是真想伤害自己,跟自己交手,也没有攻击过要害,这一招真意也是想跟自己比掌力,哥哥心中暗道,就随了你们心意,于是挥掌迎了过去。
一声响声,三人四掌一撞即分。
哥哥向后退了三步,高矮二人则退了六七步,摇晃了好几下才稳住身形。
高矮二人站稳后,没有看向哥哥,也没有呼唤本多一郎,径直走了。
本多一郎一脸茫然地立在原地,对眼前的突变不知所措。
哥哥带有调皮的声调朝本多一郎喊了一声,才让本多一郎清醒过来,狼狈地追向高矮二人。
兄妹二人目视着三人的背影消失不见,才相视一笑。
哥哥背着米袋与妹妹并肩朝相反的方向走去,两人有说有笑,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。当然,回到家里,父母只会知道购买的物资被倭寇抢了,打架之事天知地知,他们兄妹知。
距离城镇二十余里的倭寇军营,城墙高耸,戒备森严。夜色中,连蝙蝠都恐惧这里的阴森,急急改变路线,逃到别处。矗立在正中央的将军府内,一改昔日的歌舞升平,变得鸦雀无声。本就面如枯猴的本多玄胜,脸色更加难看。他对面站着五人,他的长子本多一郎,高矮二人和身着汉服一老一少的中原人士。三人带来的消息,让本多玄胜气恼不已。如不是,从高矮二人口中所说,他绝不会相信,这小小的渔村里竟藏着中原的武林高手,且对方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,那少年背后的长者,武功岂不是更高,还不知道渔村中原武林人士到底有多少。更为关键的是,高矮二人明确地表示,在少年的身份未确定前,他们将停止对倭寇的帮助。这严重影响到本多玄胜的计划,他的野心并不止新罗割得这点儿土地,大的超出想象。
高矮二人确为汉人,那两位陌生面孔也是汉人,而且都是华夏中原江湖人士。
华夏大地数千年来,盛行武学,习武之人混于江湖或开帮立派或混于派帮之中,再者投军朝廷,都会要雨得雨要风得风,享不尽的荣华富贵,然而高高再上的江湖人士怎会自降身份同倭寇同流合污。要是被同僚知晓,岂不颜面扫地,甚至会引来所谓正义之派的剿杀。
这都要归咎于华夏大地的一场大战。
华夏大地有几十个国,但可以称得上王朝的只有四个,其中最庞大的王朝名曰盛阳,建国已有三百多年,一个盛阳王朝占据了大半个华夏大地,近九成的国都是盛阳王朝的藩属国,其余三个王朝只分到了一个零头,且都是些土地贫乏之所,不夸张的说,盛阳王朝就代表着这个华夏大地。
那场大战是华夏大地近百年来最残酷的一场大战,也是盛阳王朝最不愿提及的事,甚至成为禁忌。参战的有四方势力,盛阳王朝的铁骑大军和华夏大地上江湖各派,一个流传数千年的龙族,一个拥有与一国之战的魔教。盛阳大军和江湖各派坐收渔人之利,在魔教跟龙族血战后,在玉龙雪山跟魔教残余展开了更为血腥的激战,整整的三天三夜,朝廷和中原武林坐拥人数上的优势,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。龙氏一族无一生还,武林再无龙族。魔教逃出去的残余势力也消失殆尽,这么多年来,中原武林没有发现任何魔教的足迹。这场浩劫真正的受益者是盛阳王朝皇帝,不止铲除了龙族和魔教,还让武林同盟跟朝廷融合在了一起,战后朝廷一边发展自己的武力,一边积极给予武林同盟恩惠,让武林同盟快速发展。
那场大战,参与的江湖势力可分为两股,一股是以少林太和为主的江湖七大门派,另一股便是三十六帮。帮就是实力不如派,但胜在一个多。
这四人便来自三十六帮,武林中也各有名号,算得上一流高手。
高个名叫午景恒,是巨鲸帮的副帮主,此人足智多谋,并不擅长拳脚,兵器一把五寸短剑。
矮个名叫项广裕,来自八仙门,血战魔教后,八仙无一生还,此时的八仙门,也只是一个名号而已,八仙的绝技也失传过半,后人只得收录其他武术,用以发扬八仙门,八仙的绰号也就无人继承。
最年长者名叫欧复业,身背长剑也就擅长用剑,来自崂山,也是四人中武艺最高者。崂山本有机会成为中原第八大门派,曾经的剑术,天下无双,传有崂山剑仙之说,百余年间,也曾光彩过,但都极为短暂,派中有名的人物都逃不出年轻夭折的命运。欧复业虽年近六旬,但碍于悟性不高,剑术离先人水平相差甚远。
最后一位来自蒙山,此人虽最为年轻,但极为自负,兵器一把短枪,是蒙山帮主杨炎的亲侄子,名唤杨建。
四人都是来自山东区域,当年之战,这四帮损失惨重,大战之后,不得不在山东境内结成小同盟,用以平衡山东境内的七大门派之一的泰山派,然而虽有朝廷的帮助,也发展的并不顺利,不说追赶泰山派了,甚至远逊于它省的其余帮教,于是,便将抓子伸向了海上,赚些黑心钱。想发展,必须要有真金白银。
午景恒和欧复业曾参加过玉龙雪山之战,见过真正大场面的人,所以极为沉稳。尤其是午景恒,当哥哥使出《无名拳》时,他第一眼就看出,哥哥所使的拳法像极了泰山派镇派拳法《太古拳》。项广裕不是泛泛之辈,也没逃过他的眼睛。于是才有了二人试探哥哥的戏码,经确认《无名拳》就是《太古拳》,这还不是最吃惊,惊奇是哥哥最后的掌力,这么年轻,内力竟如此深厚,而且不像泰山派的内力。
于是,他们快速离开,为了眼前的这点利益,不至于得罪泰山派。